3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:北京近七成消费者在今年的网购量超过实体消费,足以看出网络消费的巨大便利。同时,由于电商的竞争,消费模式的转变,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固化。
3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,在全市收集的792个有效中,有67.7%的受访者表示因网购减少了外出购物的次数,较2015年的62.1%进一步扩大,这意味着,有近7成的北京消费者用网络消费替代了实体消费。分析认为,在“互联网+”模式方兴未艾的背景下,未来北京网购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发展,不过经历了各大电商价格竞争的“狂轰滥炸”,已经“免疫”的消费者消费模式将逐渐趋于理性,网购在日常消费中的占比也已逐渐固化。
网络消费模式固化
近年来,网购以其高便利性和高性价比受到青睐,成为北京市民购物的“新常态”。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,今年1-2月,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95.5亿元,大幅增长25.2%。有分析指出,在消费结构调整、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北京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更加可信、便捷的渠道购买高品质商品,送货上门、半日达、限时达、就近退货、上门退货等提升消费体验的服务也受到普遍欢迎。
此次调查结果更是显示,去年北京网购用户平均每月网购4.7次,较2015年(4.1次)有所增长,其中86.7%的网购用户月均网购2次及以上,次数在6次及以上的占比达3成。与此同时,市民外出购物的物品数量也在减少,22.1%的受访者表示外出购物的物品数量“明显减少”或“有所减少”,这一比例较2015年的21.4%小幅提升。
在具体消费商品方面,作为网络购物的传统类别,服饰在居民网购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,调查显示,北京超过四分之一的网购消费为服装鞋帽家纺产品,网购金额占全部网购金额的26.8%,比重虽然较2015年(27.3%)略有下降,但仍居首位。
此外,食品类消费比重提高,调查显示,北京网购用户食品饮料烟酒保健品类消费增长较快,此类商品网购金额占比为12%,比重较2015年提高3.4个百分点。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食品安全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,全球采购、产地直销、冷链物流,食品电商以独特的采购模式,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和放心的产品,“新西兰的奇异果、智利的车厘子、阿根廷的大虾正通过网络呈上居民的餐桌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消费者的网购支出占比正逐渐固化,在受访的网购用户中,认为网购对消费支出影响基本不变的比例为46%,较2015年的43.3%有所扩大。上述负责人表示,相比于2015年,北京居民网购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多往“基本不变”、“有所减少”和“明显减少”方向变化,而“买买买”的冲动消费则有回归理性的趋势。
“伴随着各大网购电商价格战和疲劳促销轮番轰炸,以及电商产品屡屡曝光的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,目前广大消费者对于网络消费不再盲目和狂热”,北京工商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,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理性的消费观念,网购消费的增长率也逐渐减缓,“可以说,目前消费者的网购消费模式和平均支出基本定型,网购在他们日常消费中的占比也基本固化,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。”
电商是把“双刃剑”
将近七成的消费者将网购作为了实体零售的替代品,不由使得业界担忧,实体店将遭受来自网络平台的持续冲击。不过有分析指出,电商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,不会用、用不好,实体零售门店感受到的是竞争与冲击,而用的好了,就能成为门店服务延伸的工具。
超市发党委书记李燕川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电商对门店的销售业绩有较大的冲击。尤其是在高频次消费的百货商品和休闲食品等领域较为明显。但他也表示,这也并不完全归咎于电商的快速增长,实体门店在对顾客的指引、体验方式的设置上不够充分,也是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的原因。
实际上,传统零售企业对电商的态度,经过淡漠、排斥、尝试“触网”等几个阶段,如今更多的企业是瞄准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发展发现。在传统零售领域颇具名望的王府井集团,早在2013年就上线试运营王府井网上商城,去年底,王府井又宣布从内部架构进行调整,将原来的市场部、电商公司和全渠道项目合并重组成立全渠道中心。
王府井集团全渠道中心副总经理刘春吉表示,线上的流量红利分配格局已定,纵然是线上零售平台,当前也是瞄准新零售的发展方向,是在追求线上与线下的结合;同时线下平台谋求互联网转型,是向融合的转变。所谓的新零售,是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吸引消费者,最终是要成为经营顾客生态的数字化经营实体。
对于王府井全渠道运营的特色,刘春吉认为全渠道平台是以门店为核心,并不断向外延展的用户流量平台,通过既有的门店资源和多业态资源,让集团业务在业态和业态之间、多门店之间的集成上形成规模效应。
在零售行业中,其实已经有了传统零售与电商企业深入融合的案例。今年1月,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向银泰商业提出私有化要约。分析认为,提出私有化意味着阿里与银泰商业的合作进一步加深,为的是探索更多的发展机遇及实施长期发展策略。
在日前举办的银泰商业业绩发布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CEO、银泰商业董事会主席张勇表示,中国在互联网上的覆盖非常强,而线下领域受到地理位置等限制,整个零售行业都很分散。但未来线下的功能应该有所不同,不能仅用线下的眼光去考虑未来需要多少线下店和怎样的线下店,要思考的是物理距离和覆盖范围对用户的真正价值是什么,用什么样的新方式去布局。
推动实体店“触网”
“放眼未来数年的市场,北京网购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发展,而从具体消费产品看,服装家电消费将继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,而食品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逐渐上升”,洪涛表示,这一方面是由于产地直销、冷链物流等技术日渐成熟,居民农产品消费更加便利,另一方面也与农村电商快速发展,农产品上行,即销往城市也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。
资深媒体人、亿邦动力网总裁贾鹏雷也表示,从2011年-2013年,大多数的传统零售业不知道电商是什么,抱有轻视的态度;2013-2015年开始调整,通过购物中心化、初步做电商开始反击;2015-2016年,传统零售业认识到,务必要把握住风口期,寻求企业的新发展。在贾鹏雷看来,2017年电商竞争进入下半场,在线上流量近乎枯竭的情况下,线下流量的价值开始放大。
谈及网购对于实体店的冲击是否还将加剧,洪涛直言,从短期看,电商平台与实体零售店仍将并行一段时间,实体消费尚不能被完全代替,不过“攻城略地”的网购确实刺激实体店更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,以留住顾客群,例如改造成能带给顾客更多切身体验机会的体验销售点等。“实际上,在北京人均GDP突破1万亿美元之后,包含体验店、社区店在内的商业业态的补缺就是迫在眉睫的问题,”洪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可以预见,未来北京的实体零售店也将逐渐“触网”,即更多采取020以及网上网下相互融合的模式,诸如推出无人商店、机器人餐厅、智能商店新型业态。
品牌新变革“新”在哪里?品牌为何要变革?实现新变革,品牌们需要做什么?
6月13日,亿欧零售将举办一场主题为“品牌新变革”的峰会,围绕新零售、传统品牌&新品牌、智慧零售、智能技术、品牌定位等方面开启本次大会序幕。
本次峰会拟邀头部品牌代表如雀巢、宝洁、星巴克、亿滋、波司登、七匹狼、名创优品等知名人士。
2019年6月13日,亿欧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——品牌新变革峰会即将举办,地点在上海·虹桥·世贸展馆,与更多大咖现场面基共同探讨,期待您的到来!
活动详情请戳“https://www.iyiou.com/post/ad/id/810”